Search


這兩週天氣轉涼,病毒型腸胃炎開始肆虐,一整天急診下來有一半的小病人都是上吐下瀉,在下本人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這兩週天氣轉涼,病毒型腸胃炎開始肆虐,一整天急診下來有一半的小病人都是上吐下瀉,在下本人也在上週跟著中獎,可見這波病毒的厲害之處,以下來簡單介紹一些關於病毒型腸胃炎的基本知識和在家照顧方式~~

病毒型腸胃炎,顧名思義是由病毒感染所導致的腸胃道發炎,大多在秋冬季節發威,常見的病毒有輪狀病毒、諾羅病毒和腺病毒等。

這些病毒潛伏期大約1-3天不等,通常是先突然發生嘔吐,可能合併發燒,大約半天到一天後嘔吐症狀逐漸緩解,而腹瀉緊接而來,整個病程大約持續3-5天後自然痊癒。

主要傳染途徑是由糞口傳染,小病人上了廁所後摸到沾有病毒的便便,手手沒洗乾淨就給他到處亂摸,其它比較衰的孩子摸到了病毒後再吃進身體裡造成感染,所以多洗手是預防腸胃感染的最佳措施唷!

常見錯誤: 吐完之後立刻喝水
嘔吐可以視為一種身體的保護機制,把在胃裡的食物或刺激物排出,並且讓胃可以好好休息,所以一吐完就立刻喝水,當然會立刻又吐囉!
因此造成了腸胃炎最常見的主訴: 我的孩子一直吐,喝水也吐

所以正確做法是:
1. 嘔吐症狀出現時,請暫時空腹讓腸胃好好休息,如果真的很渴可以啜飲一點點水,通常停止喝水進食4-6小時後,嘔吐症狀會改善,可以開始嘗試少量喝水

2. 當腹瀉症狀出現後,若嘔吐症狀已經緩解,這時依然可以少量進食清淡的食物,不需要嚴格禁食

3. 可以嘗試補充益生菌,對於急性腸胃炎腹瀉有縮短病程的效果

那什麼時後需要衝急診呢??
1. 已經空腹休息了還是一直吐,而且越吐越兇
2. 有脫水的現象,例如: 哭沒眼淚,排尿減少或沒有尿,口乾舌燥
3. 活力非常差或嗜睡不易叫醒
4. 嚴重腹痛
5. 嘔吐物有血或綠色膽汁
6. 糞便有血絲
以上,祝大家都身體健康~ ^^


Tags:

About author
禾馨醫療兒科專科醫師 《學歷》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 《經歷》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住院總醫師 台北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研究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台灣兒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兒童過敏免疫風濕學會專科醫師 《專長》 一般兒科學、新生兒照護、預防注射 小兒過敏氣喘疾病、兒童風濕病 <獎項> 100年度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最佳住院醫師獎 101年度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最佳住院醫師獎 104年度臺北醫師公會青年杏林獎 媽媽經駐站作家 媽咪拜駐站作家 <門診時間> 小禾馨新生兒童專科診所 門診時間: 一般門診: 週一早診、 週二早午診、週四晚診、週日早診(輪) 禾馨懷寧小兒科診所 門診時間: 週三午晚診
三個孩子的爸 兼 小兒過敏免疫科醫生 在這裡分享常見育兒問題 還有 生活瑣事 閒聊瞎扯~ 請勿線上問診唷! 感恩~ IG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juang_chen/?hl=zh-tw 重要訊息聯絡: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